首页

sm论坛和视频哪里看

时间:2024-05-04 12:26:05 作者:让中塞铁杆友谊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浏览量:60410

  中国和塞尔维亚是历经风雨、患难与共的“铁杆朋友”。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在塞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我这次访问塞尔维亚,就是希望同塞方一道,通过深入交流和广泛协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中塞两国和两国人民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做永远的朋友、真诚的伙伴。”时隔8年,习近平主席即将再次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必将进一步拉紧两国和两国人民友好的纽带,推动中塞关系迈上新台阶。

  两国元首始终从战略高度引领中塞关系发展方向。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塞期间,两国元首一致决定,将中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保持密切沟通,两国政治互信不断深化。2023年10月,武契奇总统率领庞大政府代表团赴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体现了塞方对中国的尊重、友好和重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双方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塞关系,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坚定支持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

  经贸合作硕果累累,极大丰富了中塞关系内涵。2023年,中塞双边贸易额达43.5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7倍多。2022年,中国首次成为塞尔维亚最大直接投资来源国。中资企业连续多年排名塞尔维亚前三大出口创汇企业。两国在基建、产能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务实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两国共建“一带一路”亮点纷呈。贝尔格莱德泽蒙—博尔察跨多瑙河大桥是中国企业在欧洲建设的第一座桥梁,E763高速公路是中国企业在欧洲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匈塞铁路是中国高铁在欧洲的首单,也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中国建造”和“中国制造”实实在在助力塞尔维亚发展。

  人文交流将中塞两国人民的心拉得更近。随着两国互免签证、互认驾照等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以及中塞直飞航班的开通,双边人员往来数量大大增加。塞尔维亚孔子学院越办越好,孔子课堂深受欢迎,“中文热”“中国文化热”持续升温,中文学习者越来越多。如今,中国开设塞尔维亚语的高校增至11所,学习塞尔维亚语的人数不断增多。中塞双方连续多年成功举办“欢乐春节”活动,优秀中华文化展演吸引塞民众积极参与。

  中塞友好有太多真情令人感动,太多瞬间值得回味。无论是新冠疫情期间武契奇总统迎接中国援塞抗疫医疗专家组时在塞尔维亚国旗和中国五星红旗上献上的深情亲吻,还是中塞工人共建匈塞铁路流下的辛勤汗水;无论是塞方一次次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仗义执言,还是中方坚定支持塞主权和领土完整,都生动体现出中塞友谊的历久弥坚、牢不可破。

  塞尔维亚俗语说,朋友是时间的果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方愿同塞方携手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深化政治互信,扩大务实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让中塞铁杆友谊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作者为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

  作者:李明

  来源:人民日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西百色一直升机坠毁 致1死3伤

出重拳、亮利剑。近年来,中央网信办会同各地区各部门严厉打击网络乱象,扎实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实现互联网由“管”到“治”的根本转变:深化网络生态治理,集中整治“饭圈”乱象、“自媒体”乱象等网上突出问题,“清朗”系列专项行动2019年以来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超过200亿条;网站平台完善社区规则、规范内部管理、提升内容质量,构建全流程、全链条监管体系,网络传播秩序更加规范;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建立,有效治理网络谣言……

(乡村行·看振兴)机械强农助力乡村振兴 江西各地奏响“春耕曲”

织密绿意,城市生根。提升公共生活水平,是让“两翼”留得住人的重要抓手。2019年以来,北京市级机关分两批、约3万人迁至城市副中心办公。截至目前,运河商务区共有注册企业22944家。

一群随苏翊鸣踏上雪板的“娃娃兵”

张黎明表示,2024年广东春茶采摘季,大部分茶区的气候条件理想,雨水均匀、气温适宜以及生产、管理技术升级,广东春茶的茶叶品质、产量均有明显提升,“部分产茶区反映,今年茶青产量涨幅有望突破20%。早春茶销售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销售情况良好。”

走进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之二: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凸显和谐共处茶文化

数据显示,银泰黄金、中金黄金、赤峰黄金、山东黄金、白银有色、四川黄金、金贵银业7家公司2024年年内获外资加仓,它们主要为黄金开采、黄金冶炼概念股。其中赤峰黄金获加仓居首,北上资金最新持股3.23%,较2023年末加仓1.79个百分点,公司主要从事黄金采选及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业务,其股价尽管近几周大幅回升,但就全年来看仍处于小幅下跌态势。

义乌小商品进入奥运氛围 “体育系”订单增幅明显

吴以岭院士指出,其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40余年不懈努力,在传承古人络病研究基础上,首次系统构建络病理论体系,创立中医络病学新学科并建立两大学科分支——“脉络学说”和“气络学说”,被国医大师路志正评价为“中医络病研究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碑”,为中医络病学科建立奠定理论基础。“中医脉络学说构建推动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入选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2012-2022),名列第一大类别“中医药新学说新学科形成”的首位,该项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